2012年6月14日

2012年6月8日

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


(本文於2012/6/8於輔仁大學【身心靈整合的處遇之身體健康】以中、西方經典為據論痛苦及其應對論壇中發表。)

摘  要
  本文主要是以身心學(Somatics)的角度來探討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藉由從身心症的的探討,引出身心症是「人體為因應內、外在環境的刺激,身心交互作用影響下的身心失衡現象」,繼而從心理學、中醫學以及身心學探討身心的相互作用與影響,並提出身心平衡的基礎在於身體的覺醒與覺察,回到身體,清清楚楚的動作意圖,了了分明的身體覺知,以身心學所強調的以第一人稱的觀點來覺察身體。
  身心靈整合是一個整體運作的行動,瀰漫四方無處不在,但其發生卻有一個次序。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是一個具體的實踐行為,是自然的產物;身心靈整合是身心平衡的昇華,是精神的創造。
  身心平衡在生活中的落實是對生命本身的「理解」、「了了分明」與「自律」。活著,是生命最真實的呈現,在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之先。認識自己的學習是身心平衡的開始,筆者曾探討在體知(embody)自己身體的感受後,藉由繪畫自己身體的方式,可讓身體的感受與身體的形象產生具體的對應,也透過養生動作教育中的調身、調息、調心的練習,體知身體即是知行合一的學習,知行合一即是行向身心平衡之路。


關鍵字:身心平衡、身心靈整合、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




「關於人的真相是難以得知的。有許多事人們不願意說,而他們所說的,又有許多不是真的。也有許多事是人們無法訴說的,因為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栗山茂久(陳信宏,2001:21)


我們很謙卑的在生命面前,傾聽生命的語言。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所知有限,為避免流於「依幻說覺,猶未離幻」,因此,在進入主題之前,筆者認為需要先為我所談論的「身心」,以及「身心靈」做一個界定,以便於聚焦我們的探討。
首先,我們先界定這「以身載道」的身體,是指身心學(Somatics)所定義的身體(soma)而言,乃是包含著完整的身、心部分,是有心性的身體(body mind)而不僅僅是指生理上的肢體(physical body),它存在於當下的感知,並能自我覺察、自我調整、自我修正以及自我改進的有機生命體(劉美珠、林大豐,2005)。因此不宜一開始就將身、心從身體切割出去。
其次,身心靈在各個領域的解釋不一,有Maslow與Sutich超個人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人需要一種可以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可以投注生命,進而體驗生命意義的超越性層面,這個層面即是心靈或靈性(Spirituality)(陳美琴,2007)。也有將「身、心、靈」對應至道學的「精、氣、神」,繼而轉換成物理學的「物質、能量、信息」,提出:「靈即宇宙信息場、意識場;心即生物能量場、念力場;身即物質體」之新定義(呂應鐘,2010)。
就筆者拙見,竊引用馮友蘭先生「自然的產物」與「精神的創造」的話語來說明,亦即-「身心」歸屬於「自然的產物」,而「靈」則歸屬於「精神的創造」。但最終,如同鄔昆如教授在《西洋中世教父時代的身心靈三分意含》一文的結論,其表示:
對人性基本功能的認知,以理性和意志二者為典範也好,以知、情、意三分也好,都同時能反映靈肉二元或是身、心、靈三元的存在模式。在哲學和神學的發展史中,終究的課題還是鎖定人性完善的「止於至善」為目標(鄔昆如,2001)。
  故唐君毅先生說:「在遙遠處,一切虔誠終當相遇。」雖然大家對身心靈的解釋與認知不一,但相信大家都會同意,生命是一個整體,缺少了身、心、靈任何一個部分,便無法構成生命的完整性。身心靈整合的目的是超越健康(well-being)的層次,而是要達到生命價值的圓滿。

一、從身心症談起-身心症與身心症的起因

  一般認為「心身症」是一種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生理病態現象或疾病。王盈彬(2005)認為身心症是「影響醫學狀況(medical condition)的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就歷史的角度,它代表了心理、生理症狀及疾病交會的起點,將一個生病的人,從生理延伸到心理層面整體檢視。他更進一步說明,早在西元1920年,學者Walter Cannon首次將壓力與疾病進行系統化的聯結,其指出:自律神經系統受到壓力刺激時,會出現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心搏量增加的現象; 1950年,學者Harold Wolff發現生活事件中的壓力,會引發特定的情緒反應,造成腸胃生理活動的改變。何一成(2012)則綜合了心身症的論述,將其歸納為一種由心理、環境、社會因素所引起的身體症狀或疾病,症狀常固定出現於某些器官上,而使器官發生功能性障礙,若久未加以改善,則將會造成器官之器質性病變。且相對於因某些醫學狀況(medical condition)所引發的精神疾病或症狀而言,身心症亦是一種與之反向的因果關係。
臨床的症狀包含有疼痛、腸胃不適、心悸、胸悶、倦怠無力、麻痺、吞嚥困難、頭痛、下背痛、噁心等,這些症狀可能衍生成疾病如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氣喘、過度換氣症候群、心因性咳嗽及陽萎等等。
  因此,可以知道:身心症是人體為因應內、外在環境的刺激,身心交互作用影響下的身心失衡現象,與情緒、人際關係、情感挫折、生活不愉快、學業、工作壓力等相關,是生理、心理症狀交錯表現的疾病。心理會影響生理的疾病,會受到情緒因素誘發或加重病情,但引發身心症的因素並非只有心理的層面,患者身體的病變-生理的變化或器官病變,同樣會影響心理層面,而引發身心症。

二、身心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既然身心症是「人體為因應內、外在環境的刺激,身心交互作用影響下的身心失衡現象」,我們亦同意身心會相互作用且交互影響,但重點是,他們如何相互作用與交互影響?
現代醫學從各種解剖學、胚胎學、生物學、遺傳學、基因工程等切入身體生理的研究;而心理學自19世紀末建立科學性的心理學開始,便發展出唯物論、機械論、化約論的心理學、繼之又有人本心理學與超個人心理學(易之新、胡因夢,2003),然而在生理與心理之間究竟有甚麼關連、其對應的關係為何呢?
  在現代的心理學領域,心理是有其生理基礎的,這個生理基礎建立在神經系統與感覺器上。個體接受刺激到表現反應,要經過生理與心理兩種歷程,即感覺器接受物理性刺激繼而轉化為生理作用,經神經傳導到中樞神經系統,成為心理性訊息,從而使得個體對環境中的刺激有所知覺,最後個體視所需表現出適當的反應(張春興,2003、鄭柏壎等,1990),由此可見,心理學的身心畫分的基礎在於生理與心理,生理是較傾向於肢體(body)-一種靜止的、固定形態的身體,而心理則較傾向於神經系統的綜合作用、透過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身經系統的作用或者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拮抗而對外界刺激產生感受、知覺與解讀。
  但這只是一個流程,而真正的交互作用與交互影響關係又是如何呢?心理的諸多現象與生理的諸多症狀又如何相對應呢?我想,解釋得最精彩的,莫過於中醫的五行學說。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認識物質世界的一種方法,透過對各種物質基本特性的分析和歸納,將宇宙萬物歸納為五種不同屬性的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五行最初的涵義原是人類生活中所常見的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本身,後經歷代思想家將這五種物質的特性抽象、概念化,木的特性是生長、生發、條達、舒暢;火的特性是溫熱、向上升騰;土的特性是承載、受納、孕育、生化;金的特性是變革、肅降、潔淨、收斂;水的特性是滋潤、向下、閉藏、寒涼。接著以取象類比與推演繹絡的方法,將人體與自然界的事物藉五行的抽象屬性分別歸類,詳如下圖一。(唐 雲,2004;印會河、張伯納,1997)。

圖一、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表 圖片來源:印會河、張伯納(199735

  因此,五行就成為了一個轉譯平台,在這平台上,比如說:人體情志的「怒」、形體的「筋」、五臟的「肝」、五音的「角」都歸屬木,因此情緒的「怒氣」與生理的「筋」(骨骼肌)、五臟的肝臟系統以及音樂上的「商」調(及現代的D大調)是相歸屬的,在水平上就有了相互轉換與替代的關係,倘若一個人容易發怒,我們可以從生理上調整他的肝臟功能、重整他的肌肉系統,亦可藉助「商」調的音樂舒緩他的情緒,而具體的作法則是透過五行的運行與相互作用,包括了相生、相剋、制化、相乘、相侮與勝復等等關係來調配,其將繪製出一張多元、豐富、包羅萬象的身心互動網絡地圖。
  而在身心學領域,肯恩.戴特沃德(Ken Dychtwald Ph.D)在受到皮諾克斯醫生的啟發,以及從觀察接受羅芙按摩治療的學員中,發現各種不同的情感或信念與肢體特定區域或部位之間,存在著一種直接的關係,並嘗試將心靈資料轉化為肢體資料,亦將肢體資料轉化為心靈資料,進而發展出一套讀取肢體心靈(bodymind)資料、確定肢體心靈對應區域的完整系統(邱 溫,2009)。另一位學者戴比.沙皮爾(Debbie Shapiro)亦從解釋身心語言的角度,提出了對應的原則、描述了身心內在的衝突、困惑和不協調的內在表露模式,並從頭到腳詳述了身體部位以及其中的身心關係(李臺芳,2009)。而就在大家的努力下,身心之間的脈絡似乎也越來越清晰了。

三、身心平衡與身心靈完整

  當我們淺談了身心相互的作用與影響之後,要如何達到身心平衡呢?以西方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人體現象時,舉凡從生理學、心理學、醫學等等,科學家都將人體視為一件物體(object),強調以客觀(第三人稱)的、有科學系統的科學角度來分析、檢測,對個人主觀的感受、體會和經驗則避而不談。身體乃包含著完整的身、心部分,亦即身、心存在於身體(soma)之中,因此身心學的身心交互作用與影響是一種整體作用,實際的做法是從「第一人稱」的觀點出發,強調由內在去體驗身體的感受(experience from within),並進行自我內在反省、自我觀察身心現象的過程(劉美珠、林大豐,2005:5)。因此,身心學身心交互作用與影響的關鍵,在於從第一人稱的觀點出發。唐雲(2004:23)也從中醫觀點,特別把人體的主觀感受做為健康的一個基本條件,認為,健康應符合兩個條件:其一是身體各組織器官能症正常協調地運轉,維持人體內在的動態平衡,這是客觀條件;其二是人體主觀感覺身體無任何不適或痛苦。因此,倘若要談到身心平衡,第一步是我們的態度要先跳脫科學的藩籬,而是要從清清楚楚的自我感受開始。
  再者,身心平衡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得到自由,而所謂的自由意謂著我們可以有所選擇。身心是存在於生活環境當中,身心平衡無法跳脫現實的生活環境,我們必須在生活當中,找到生命形式的基態,也就是說,你選擇了怎樣的生活當作你生命的主軸,而在這個基態上調整身心,達到平衡。身心平衡讓我們處於自由的選擇之中。
  身心平衡的基礎在於-回到身體,瞭解自己-清清楚楚的動作意圖,了了分明的身體覺知,回到我們真真實實可以看得到、聽得到、聞得到、嚐得到、摸得到、感覺得到的身體去發現,她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猶如一部偉大的智慧之書,她有情緒、她有思想、她會自我療癒、自我調整、自我成長的生命體。
在傳習錄中有一段話: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先生曰:「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箇漸,所以生生不息。」
  身心平衡就如同這個「仁」,「仁」最具象的理解是深藏在果實核心的種子,抽象的認知則是因覺醒而產生的生長力量。若以「仁」比擬身心平衡,則身心平衡即是以身體整體運化的生生不息之理。
  身心靈整合是一個整體運作的行動,整體的運作無處不在,但其發生卻有一個次序,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是一個具體的實踐行為,是自然的產物,即先尊重身體的智慧、了解自己是一活生生的有機體,從生理健康、心理健全的實踐,臻至身心平衡。身心靈整合是身心平衡的昇華,是精神的創造,是在身心平衡的自律下,自然呈現出的秩序與和諧。

四、用我們所有的部分好好活著

我決然否認我是一個靈魂、一具肉體、一副頭腦或智力、腦子、一套神經系統、一組甚麼腺或者任何別的諸如此類的東西。整體比部分要偉大。所以,作為一個活生生的我比我的靈魂、精神、肉體、思想、意識或只是部分的我偉大。
我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只要能夠,我會永遠做一個活人。
…活著,做一個活人,做一個完整的活人…。
D.H.勞倫斯 1936(畢冰賓譯,1992:19,23
  活著,是生命最真實的呈現,在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之先。清清楚楚的宣示自己活著、一個完整的活人,是身心平衡的起點,而認識自己的學習-學習是一個無止盡的過程-是身心平衡的開始,將認識自己的學習,落實在生活之中即是身心平衡具體的實踐。
  知道自己活著,就代表著心中存在著一種情境升起的覺醒,不假外求,只要你願意,即已享有。至於認識自己的學習,筆者曾從藝用解剖學與身體美學的角度,探討如何從身體認識自己,透過身體的每一種感官都對應著一種知覺;每一種知覺往往又對應出一種藝術形式,讓學習者先體知(embody)自己身體的感受,並且無批判地接受它,再藉由繪畫自己身體的方式,讓身體的感受與身體的形象產生具體的對應(陳建安,2010)。其次,筆者也從養生動作教育中,透過-調身,即是關注身體的結構變化如:肢體的動作、姿勢、運動的部位、身體的重心、力線、使用順序等;調息,即配合肢體運動目的的呼吸;調心,即是意念,更明確的來說,就是全神貫注在動作狀態中的情境-的練習中體認,從動作中觀察身體是「知」,覺察身體是「行」,「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傳習錄答顧東橋書四》。若用身心學的說法,則觀察身體是從第三人稱出發,覺察身體則是從第一人稱出發,事實上,這兩件事情發生在同一事件(動作)上。體知身體即是知行合一的學習,知行合一即是行向身心平衡之路。
  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是智慧以及圓滿生命價值的追尋 ,若真正要落實到生活當中,Leonard A Bulleny做了很好的註解:「對生活有相當的理解(understanding)、對心靈本身的目的與過程了了分明(mindfulness)以及有某種程度的自律,使心不離其既定的軌道(廣陽譯學社,19922)。」
  他更進一步解釋:「對生活理解是指能夠理智或直觀地認識到人的行為和反應的方式;對心靈本身的目的與過程了了分明需要一種內在的警覺、一種向內的警覺性;至於自律則是沿著某個既定方向去行為和思考的持久努力,一種需要應用意志力量的努力(廣陽譯學社,19922)。」
  而這要去「理解」、「了了分明」與「自律」的,原本就是我們的生命本身。因此,當我們探討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並非只是知識性的探究,而是獻出真正的誠心、意願,將其放至在生命的天平上,用我們所有的感官、知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用我們所有的部分,好好活著。

五、結語

  最後,我想對身心症做點補充。學生時代,有一次筆者在電影院觀賞電影《與狼共舞》,當劇情正進入最高潮的時候,突然畫面出現一片絢麗的光芒,七彩的顏色彷彿極光,翩然在大螢幕上,全場一片譁然,繼而凝神屏息靜默,時間彷彿在當下凍結,只剩下電影機嘰嘰嘎嘎的運轉聲…。原來是膠片燒了起來,原來所有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纏綿悱惻、偉大與卑劣、美麗與醜陋的真相是-電影機嘰嘰嘎嘎地轉動膠卷,每秒鐘播放著24格畫面,而一切盡在其中。
  身心症或許可以用潘同菋醫師所說的,是「虛幻的病」(潘同菋,2009),在面對不同的壓力、環境刺激,會「隨類各應」、會突變、會偽裝變形。隆波通大師曾說過一個「餵貓法」,他說:「人的覺性像是貓,妄念像是老鼠。」貓驅趕老鼠是很自然的事。可是事實剛好相反,我們的妄念總是淹沒了覺性。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驅趕老鼠,而是把貓養大(隆波通,2009),所以與其琢磨在身心症的發生原因,無寧汲汲在身心平衡的具體做法。身心平衡會增長我們的覺性,以致於昇華到身心靈整合的圓滿生命。
  楞嚴經云:「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身心平衡的具體實踐方法有很多,猶如身心學所提出的身心動作教育是「回到身體、瞭解自己」,「身體」是最貼近自己、也是自己也最能夠掌握的一個出發點,更是蓄備一切的「原點」,只要我們願意,行動就能具體落實。故身心平衡是個動詞,倘若當它是個名詞,一切還是枉然!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印會河、張伯納(1997)。中醫基礎理論。台北市:知音出版。
呂應鐘(2010)。論建構新世紀-身心靈全然健康-醫療正道。中華國際自然醫學學會學術會議。
李臺芳(譯)(2009)。身體密碼。台北市:采竹文化。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超越自我之道。台北市:心靈工坊。
邱 溫(譯)(2009)。身心合一探索肢體心靈的奧妙互動。台北市:生命潛能。
唐 雲(2004)。走近中醫-對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討。台北市:積木文化。P23
張春興(2003)。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畢冰賓(譯)(1992)。靈與肉的剖白:D.H.勞倫斯論文藝。台北市:商鼎。
陳信宏(譯)(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市:究竟。(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栗山茂久)
陳建安(2010)。體知身體美學-應用身心學理念融入藝用解剖學教學的行動研究。台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美琴(2007)。從全人觀點來看心理治療。輔仁學派建構身心靈整合組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活動報告。輔仁大學。
劉美珠、林大豐(2005)。身心學的意涵與發展之研究。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  1-28。台北市:師大書苑。
廣陽譯學社(譯)(1992)。Techanique of Living 生活的修持。台北市:慧炬出版社。
鄭柏壎等(編譯)(1990)。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隆波通(2009)。正念動中禪的原理與方法。台北市: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潘同菋(2009)。虛幻的病。美國矽谷:EMAS CENTER電子經絡治療中心。

網站部分

鄔昆如(2001)。西洋中世教父時代的身心靈三分意含。華梵大學第五次儒佛通會。擷取日期:201256日。取自:http://www.hfu.edu.tw/~lbc/BC/5TH/BC0521.HTM
王盈彬(2005)。影響醫學狀況(medical condition)的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無所不在的身心症。生達藥刊第82。擷取日期:2012515日。取自http://www.standard.com.tw/life_new/life/book/book_detail.asp?perClass=2&perPK=16&artPK=84
何一成(2010)。醫學名詞解釋--心身症 (Psychosomatic disorder)擷取日期:2012516日。取自http://www.shutien.org.tw/dr_doc_detail.aspx?bookid=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