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

一個姿勢,改變世界

倘若有一個姿勢或是動作,可以改變自己與世界,那這會是什麼樣的姿勢呢?

最近,有幸參與了法鼓山的「寶雲基石專案」,我們的slogan是「一顆石頭,改變世界」,一顆石頭如何改變世界呢?這是一個令人讚嘆的因緣。

從基地湧出的石頭,尋找從心地湧出的菩薩
法鼓山台中分院(寶雲寺)在去年動土,在地基開挖完,準備進行灌漿之時,分院安排了一次的工地訪視,監院法師果理法師帶領著諸法師以及多位菩薩大德參觀,就在參觀之際,果理法師拾起了一顆石頭,高興地展示給大家看,「看看這石頭多美啊!」隨即脫口而出:「這真是從地湧出的菩薩!」多美的話語,這話來自於法華經。接著,美妙的因緣就開始了-從基地湧出的石頭,尋找從心地湧出的菩薩

用俗世的眼光來看,不就是用石頭來募款嘛!
「我們的確是在募款,我們要用感恩的心來募,募不募得到款倒是其次,我們要募的是人的心。」在一次會議中,監院法師對專案主持人惠斌師兄特別殷切的叮嚀!就我所知,法鼓山募款之含蓄、保守是出了名,彷彿擔心護持的菩薩負擔太重、壓力太大而起煩惱!無怪乎法師要特別叮嚀!
但是,事情就這麼一步一步的「成了!」

捐建一座佛寺,照亮一座城市
我們來想像一個畫面:
一顆顆的基石,躺在台中市七期土地底億萬千年,現在,在它的上面要建造一座現代建築風格、肩負漢傳佛教教育的寺院,這寺院藉由佛法、禪法,教化人心,彷彿是在台中最繁華的都會中心,點燃了一把光明的火炬,照亮整座城市、也照亮城市裡的人心。

一顆石頭,改變世界
或許我們還是很難相信,一顆石頭可以改變世界。但是,容許我們再想想,倘若有一位大德,他/她為捐建佛寺護持了一顆基石,而這顆基石變成了他/她的傳家信物。
這顆基石,市值是一文不值,因此,子孫沒有爭奪家產的問題;但是,這顆基石卻牽繫著與寶雲寺建寺的因緣,與世尊的佛法千年相連,那麼,這顆石頭,會對整個家族、社會,做了什麼改變,會對後代的子孫,做了什麼改變?一顆石頭,不只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世代!

一顆無情的石頭都能夠這麼做了,一個有情的姿勢會如何改變世界呢?

2012年9月18日

發現改變的契機-一朵花,改變自己

有一個小故事[1]
一個生性慵懶邋遢的人,生活凌亂,邊幅不修,居處不堪入目。
一天,有一位朋友送給他一束鮮花,他靜靜地欣賞那束花朵,覺得美極,便找出了塵封已久的花瓶,洗擦乾淨後,將花束插起來。
但桌上積滿了塵垢,擺上鮮花很不調和,於是便將桌子收拾清潔;但四顧屋內,蛛網塵封,與桌上鮮花成為強烈對照,便開始整頓室內環境;室內整頓好了以後,看看院中亂草叢叢,垃圾處處,也覺不妥,便將四周也力加清除。然後覺得心中非常舒暢,但攬鏡一照,發現自己囚首垢面,衣衫齷齪,與整潔的環境、美麗的鮮花截然不配,只好再將自己梳洗修飾一番。
最後,由於這一束花朵,使他整個的環境與人都更新了、美化了。而且由於外在的改變,也影響了他的心靈,使他在無形中接受了一個嶄新的人生觀。


[1]
本文錄自殷穎先生文章「一朵小花」,原文如下:
月來天寒兼陰雨,庭前新綻的淡黃色玫瑰,不勝雨滴的負荷,慵懶無力地垂下頭來,在絲絲的冷雨中顯得楚楚可憐。我端詳了一陣之後,決定採下來,置諸案頭。 
我曾經欣賞過許多插花名作,插得疏落有致,濃淡相宜,遠近合度;擺在客廳中,顯得生氣勃勃,芬芳四溢,搶盡了鏡頭,甚至連壁上的名畫,也相顧失色。但插在瓶中或盆中的花卉,是以剪裁取勝,人們往往欣賞它的布局、結構、氣韻,勝於每一支花朵。所以花朵本身的美,反倒被人忽略了。 
現在我將這朵淡黃色的玫瑰採下來,單獨插在一個粗如手指的小瓶中,放在稿紙旁邊,當我俯首在案上寫作時,這朵小花與我頭部的距離近不盈尺;當我偶爾抬頭時,映入我眼中的是一個很大的特寫鏡頭。這朵淡黃玫瑰的整個容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甚至花瓣的每一條細緻的紋理,都能宛然入目。 而呼吸間一絲淡淡的甜甜的芳香,便瀰漫了我的案頭,使我能切實地感覺它的存在,完整地享受這朵造物主的傑作,而且在短短幾秒鐘內,我與這朵小花之間,便建立起永恆的友誼,使我深深地後悔在過去忽略了造化的神奇,徒將歲月浪擲在紛擾的生活中,心胸間淤塞了如山的塵垢、如海的煩惱,何曾騰出一絲空隙來,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支生命的花朵。

有一個小故事說,一個生性慵懶邋遢的人,生活凌亂,邊幅不修,居處不堪入目。
一天,有一位朋友送給他一束鮮花,他靜靜地欣賞那束花朵,覺得美極,便找出了塵封已久的花瓶,洗擦乾淨後,將花束插起來。
但桌上積滿了塵垢,擺上鮮花很不調和,於是便將桌子收拾清潔;但四顧屋內,蛛網塵封,與桌上鮮花成為強烈對照,便開始整頓室內環境;室內整頓好了以後,看看院中亂草叢叢,垃圾處處,也覺不妥,便將四周也力加清除。然後覺得心中非常舒暢,但攬鏡一照,發現自己囚首垢面,衣衫齷齪,與整潔的環境、美麗的鮮花截然不配,只好再將自己梳洗修飾一番。
最後,由於這一束花朵,使他整個的環境與人都更新了、美化了。而且由於外在的改變,也影響了他的心靈,使他在無形中接受了一個嶄新的人生觀。從一個頹唐慵懶的人,一變而成為一個奮發向上的青年了。

雖是一個小故事,卻含有深刻的啟示。 我再凝視這朵小花,神遊於層層的蕾瓣之間,它那薄薄的淡黃色花瓣與絲絲的芳香,構成了眼前一片寧靜的世界,立刻覺得心中那些縈繞起伏的雜念,都逐漸沉澱,頓感心靈澄澈明透,浸潤在一種幽邈愉悅的色澤裡。我意識到,我已經跨越了固陋的自我,而進入純美的境界了。

2012年6月14日

2012年6月8日

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


(本文於2012/6/8於輔仁大學【身心靈整合的處遇之身體健康】以中、西方經典為據論痛苦及其應對論壇中發表。)

摘  要
  本文主要是以身心學(Somatics)的角度來探討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藉由從身心症的的探討,引出身心症是「人體為因應內、外在環境的刺激,身心交互作用影響下的身心失衡現象」,繼而從心理學、中醫學以及身心學探討身心的相互作用與影響,並提出身心平衡的基礎在於身體的覺醒與覺察,回到身體,清清楚楚的動作意圖,了了分明的身體覺知,以身心學所強調的以第一人稱的觀點來覺察身體。
  身心靈整合是一個整體運作的行動,瀰漫四方無處不在,但其發生卻有一個次序。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是一個具體的實踐行為,是自然的產物;身心靈整合是身心平衡的昇華,是精神的創造。
  身心平衡在生活中的落實是對生命本身的「理解」、「了了分明」與「自律」。活著,是生命最真實的呈現,在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之先。認識自己的學習是身心平衡的開始,筆者曾探討在體知(embody)自己身體的感受後,藉由繪畫自己身體的方式,可讓身體的感受與身體的形象產生具體的對應,也透過養生動作教育中的調身、調息、調心的練習,體知身體即是知行合一的學習,知行合一即是行向身心平衡之路。


關鍵字:身心平衡、身心靈整合、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




「關於人的真相是難以得知的。有許多事人們不願意說,而他們所說的,又有許多不是真的。也有許多事是人們無法訴說的,因為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栗山茂久(陳信宏,2001:21)


我們很謙卑的在生命面前,傾聽生命的語言。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所知有限,為避免流於「依幻說覺,猶未離幻」,因此,在進入主題之前,筆者認為需要先為我所談論的「身心」,以及「身心靈」做一個界定,以便於聚焦我們的探討。
首先,我們先界定這「以身載道」的身體,是指身心學(Somatics)所定義的身體(soma)而言,乃是包含著完整的身、心部分,是有心性的身體(body mind)而不僅僅是指生理上的肢體(physical body),它存在於當下的感知,並能自我覺察、自我調整、自我修正以及自我改進的有機生命體(劉美珠、林大豐,2005)。因此不宜一開始就將身、心從身體切割出去。
其次,身心靈在各個領域的解釋不一,有Maslow與Sutich超個人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人需要一種可以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可以投注生命,進而體驗生命意義的超越性層面,這個層面即是心靈或靈性(Spirituality)(陳美琴,2007)。也有將「身、心、靈」對應至道學的「精、氣、神」,繼而轉換成物理學的「物質、能量、信息」,提出:「靈即宇宙信息場、意識場;心即生物能量場、念力場;身即物質體」之新定義(呂應鐘,2010)。
就筆者拙見,竊引用馮友蘭先生「自然的產物」與「精神的創造」的話語來說明,亦即-「身心」歸屬於「自然的產物」,而「靈」則歸屬於「精神的創造」。但最終,如同鄔昆如教授在《西洋中世教父時代的身心靈三分意含》一文的結論,其表示:
對人性基本功能的認知,以理性和意志二者為典範也好,以知、情、意三分也好,都同時能反映靈肉二元或是身、心、靈三元的存在模式。在哲學和神學的發展史中,終究的課題還是鎖定人性完善的「止於至善」為目標(鄔昆如,2001)。
  故唐君毅先生說:「在遙遠處,一切虔誠終當相遇。」雖然大家對身心靈的解釋與認知不一,但相信大家都會同意,生命是一個整體,缺少了身、心、靈任何一個部分,便無法構成生命的完整性。身心靈整合的目的是超越健康(well-being)的層次,而是要達到生命價值的圓滿。

一、從身心症談起-身心症與身心症的起因

  一般認為「心身症」是一種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生理病態現象或疾病。王盈彬(2005)認為身心症是「影響醫學狀況(medical condition)的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就歷史的角度,它代表了心理、生理症狀及疾病交會的起點,將一個生病的人,從生理延伸到心理層面整體檢視。他更進一步說明,早在西元1920年,學者Walter Cannon首次將壓力與疾病進行系統化的聯結,其指出:自律神經系統受到壓力刺激時,會出現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心搏量增加的現象; 1950年,學者Harold Wolff發現生活事件中的壓力,會引發特定的情緒反應,造成腸胃生理活動的改變。何一成(2012)則綜合了心身症的論述,將其歸納為一種由心理、環境、社會因素所引起的身體症狀或疾病,症狀常固定出現於某些器官上,而使器官發生功能性障礙,若久未加以改善,則將會造成器官之器質性病變。且相對於因某些醫學狀況(medical condition)所引發的精神疾病或症狀而言,身心症亦是一種與之反向的因果關係。
臨床的症狀包含有疼痛、腸胃不適、心悸、胸悶、倦怠無力、麻痺、吞嚥困難、頭痛、下背痛、噁心等,這些症狀可能衍生成疾病如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氣喘、過度換氣症候群、心因性咳嗽及陽萎等等。
  因此,可以知道:身心症是人體為因應內、外在環境的刺激,身心交互作用影響下的身心失衡現象,與情緒、人際關係、情感挫折、生活不愉快、學業、工作壓力等相關,是生理、心理症狀交錯表現的疾病。心理會影響生理的疾病,會受到情緒因素誘發或加重病情,但引發身心症的因素並非只有心理的層面,患者身體的病變-生理的變化或器官病變,同樣會影響心理層面,而引發身心症。

二、身心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既然身心症是「人體為因應內、外在環境的刺激,身心交互作用影響下的身心失衡現象」,我們亦同意身心會相互作用且交互影響,但重點是,他們如何相互作用與交互影響?
現代醫學從各種解剖學、胚胎學、生物學、遺傳學、基因工程等切入身體生理的研究;而心理學自19世紀末建立科學性的心理學開始,便發展出唯物論、機械論、化約論的心理學、繼之又有人本心理學與超個人心理學(易之新、胡因夢,2003),然而在生理與心理之間究竟有甚麼關連、其對應的關係為何呢?
  在現代的心理學領域,心理是有其生理基礎的,這個生理基礎建立在神經系統與感覺器上。個體接受刺激到表現反應,要經過生理與心理兩種歷程,即感覺器接受物理性刺激繼而轉化為生理作用,經神經傳導到中樞神經系統,成為心理性訊息,從而使得個體對環境中的刺激有所知覺,最後個體視所需表現出適當的反應(張春興,2003、鄭柏壎等,1990),由此可見,心理學的身心畫分的基礎在於生理與心理,生理是較傾向於肢體(body)-一種靜止的、固定形態的身體,而心理則較傾向於神經系統的綜合作用、透過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身經系統的作用或者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拮抗而對外界刺激產生感受、知覺與解讀。
  但這只是一個流程,而真正的交互作用與交互影響關係又是如何呢?心理的諸多現象與生理的諸多症狀又如何相對應呢?我想,解釋得最精彩的,莫過於中醫的五行學說。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認識物質世界的一種方法,透過對各種物質基本特性的分析和歸納,將宇宙萬物歸納為五種不同屬性的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五行最初的涵義原是人類生活中所常見的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本身,後經歷代思想家將這五種物質的特性抽象、概念化,木的特性是生長、生發、條達、舒暢;火的特性是溫熱、向上升騰;土的特性是承載、受納、孕育、生化;金的特性是變革、肅降、潔淨、收斂;水的特性是滋潤、向下、閉藏、寒涼。接著以取象類比與推演繹絡的方法,將人體與自然界的事物藉五行的抽象屬性分別歸類,詳如下圖一。(唐 雲,2004;印會河、張伯納,1997)。

圖一、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表 圖片來源:印會河、張伯納(199735

  因此,五行就成為了一個轉譯平台,在這平台上,比如說:人體情志的「怒」、形體的「筋」、五臟的「肝」、五音的「角」都歸屬木,因此情緒的「怒氣」與生理的「筋」(骨骼肌)、五臟的肝臟系統以及音樂上的「商」調(及現代的D大調)是相歸屬的,在水平上就有了相互轉換與替代的關係,倘若一個人容易發怒,我們可以從生理上調整他的肝臟功能、重整他的肌肉系統,亦可藉助「商」調的音樂舒緩他的情緒,而具體的作法則是透過五行的運行與相互作用,包括了相生、相剋、制化、相乘、相侮與勝復等等關係來調配,其將繪製出一張多元、豐富、包羅萬象的身心互動網絡地圖。
  而在身心學領域,肯恩.戴特沃德(Ken Dychtwald Ph.D)在受到皮諾克斯醫生的啟發,以及從觀察接受羅芙按摩治療的學員中,發現各種不同的情感或信念與肢體特定區域或部位之間,存在著一種直接的關係,並嘗試將心靈資料轉化為肢體資料,亦將肢體資料轉化為心靈資料,進而發展出一套讀取肢體心靈(bodymind)資料、確定肢體心靈對應區域的完整系統(邱 溫,2009)。另一位學者戴比.沙皮爾(Debbie Shapiro)亦從解釋身心語言的角度,提出了對應的原則、描述了身心內在的衝突、困惑和不協調的內在表露模式,並從頭到腳詳述了身體部位以及其中的身心關係(李臺芳,2009)。而就在大家的努力下,身心之間的脈絡似乎也越來越清晰了。

三、身心平衡與身心靈完整

  當我們淺談了身心相互的作用與影響之後,要如何達到身心平衡呢?以西方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人體現象時,舉凡從生理學、心理學、醫學等等,科學家都將人體視為一件物體(object),強調以客觀(第三人稱)的、有科學系統的科學角度來分析、檢測,對個人主觀的感受、體會和經驗則避而不談。身體乃包含著完整的身、心部分,亦即身、心存在於身體(soma)之中,因此身心學的身心交互作用與影響是一種整體作用,實際的做法是從「第一人稱」的觀點出發,強調由內在去體驗身體的感受(experience from within),並進行自我內在反省、自我觀察身心現象的過程(劉美珠、林大豐,2005:5)。因此,身心學身心交互作用與影響的關鍵,在於從第一人稱的觀點出發。唐雲(2004:23)也從中醫觀點,特別把人體的主觀感受做為健康的一個基本條件,認為,健康應符合兩個條件:其一是身體各組織器官能症正常協調地運轉,維持人體內在的動態平衡,這是客觀條件;其二是人體主觀感覺身體無任何不適或痛苦。因此,倘若要談到身心平衡,第一步是我們的態度要先跳脫科學的藩籬,而是要從清清楚楚的自我感受開始。
  再者,身心平衡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得到自由,而所謂的自由意謂著我們可以有所選擇。身心是存在於生活環境當中,身心平衡無法跳脫現實的生活環境,我們必須在生活當中,找到生命形式的基態,也就是說,你選擇了怎樣的生活當作你生命的主軸,而在這個基態上調整身心,達到平衡。身心平衡讓我們處於自由的選擇之中。
  身心平衡的基礎在於-回到身體,瞭解自己-清清楚楚的動作意圖,了了分明的身體覺知,回到我們真真實實可以看得到、聽得到、聞得到、嚐得到、摸得到、感覺得到的身體去發現,她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猶如一部偉大的智慧之書,她有情緒、她有思想、她會自我療癒、自我調整、自我成長的生命體。
在傳習錄中有一段話: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先生曰:「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箇漸,所以生生不息。」
  身心平衡就如同這個「仁」,「仁」最具象的理解是深藏在果實核心的種子,抽象的認知則是因覺醒而產生的生長力量。若以「仁」比擬身心平衡,則身心平衡即是以身體整體運化的生生不息之理。
  身心靈整合是一個整體運作的行動,整體的運作無處不在,但其發生卻有一個次序,身心平衡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是一個具體的實踐行為,是自然的產物,即先尊重身體的智慧、了解自己是一活生生的有機體,從生理健康、心理健全的實踐,臻至身心平衡。身心靈整合是身心平衡的昇華,是精神的創造,是在身心平衡的自律下,自然呈現出的秩序與和諧。

四、用我們所有的部分好好活著

我決然否認我是一個靈魂、一具肉體、一副頭腦或智力、腦子、一套神經系統、一組甚麼腺或者任何別的諸如此類的東西。整體比部分要偉大。所以,作為一個活生生的我比我的靈魂、精神、肉體、思想、意識或只是部分的我偉大。
我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只要能夠,我會永遠做一個活人。
…活著,做一個活人,做一個完整的活人…。
D.H.勞倫斯 1936(畢冰賓譯,1992:19,23
  活著,是生命最真實的呈現,在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之先。清清楚楚的宣示自己活著、一個完整的活人,是身心平衡的起點,而認識自己的學習-學習是一個無止盡的過程-是身心平衡的開始,將認識自己的學習,落實在生活之中即是身心平衡具體的實踐。
  知道自己活著,就代表著心中存在著一種情境升起的覺醒,不假外求,只要你願意,即已享有。至於認識自己的學習,筆者曾從藝用解剖學與身體美學的角度,探討如何從身體認識自己,透過身體的每一種感官都對應著一種知覺;每一種知覺往往又對應出一種藝術形式,讓學習者先體知(embody)自己身體的感受,並且無批判地接受它,再藉由繪畫自己身體的方式,讓身體的感受與身體的形象產生具體的對應(陳建安,2010)。其次,筆者也從養生動作教育中,透過-調身,即是關注身體的結構變化如:肢體的動作、姿勢、運動的部位、身體的重心、力線、使用順序等;調息,即配合肢體運動目的的呼吸;調心,即是意念,更明確的來說,就是全神貫注在動作狀態中的情境-的練習中體認,從動作中觀察身體是「知」,覺察身體是「行」,「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傳習錄答顧東橋書四》。若用身心學的說法,則觀察身體是從第三人稱出發,覺察身體則是從第一人稱出發,事實上,這兩件事情發生在同一事件(動作)上。體知身體即是知行合一的學習,知行合一即是行向身心平衡之路。
  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是智慧以及圓滿生命價值的追尋 ,若真正要落實到生活當中,Leonard A Bulleny做了很好的註解:「對生活有相當的理解(understanding)、對心靈本身的目的與過程了了分明(mindfulness)以及有某種程度的自律,使心不離其既定的軌道(廣陽譯學社,19922)。」
  他更進一步解釋:「對生活理解是指能夠理智或直觀地認識到人的行為和反應的方式;對心靈本身的目的與過程了了分明需要一種內在的警覺、一種向內的警覺性;至於自律則是沿著某個既定方向去行為和思考的持久努力,一種需要應用意志力量的努力(廣陽譯學社,19922)。」
  而這要去「理解」、「了了分明」與「自律」的,原本就是我們的生命本身。因此,當我們探討身心平衡以及身心靈整合,並非只是知識性的探究,而是獻出真正的誠心、意願,將其放至在生命的天平上,用我們所有的感官、知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用我們所有的部分,好好活著。

五、結語

  最後,我想對身心症做點補充。學生時代,有一次筆者在電影院觀賞電影《與狼共舞》,當劇情正進入最高潮的時候,突然畫面出現一片絢麗的光芒,七彩的顏色彷彿極光,翩然在大螢幕上,全場一片譁然,繼而凝神屏息靜默,時間彷彿在當下凍結,只剩下電影機嘰嘰嘎嘎的運轉聲…。原來是膠片燒了起來,原來所有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纏綿悱惻、偉大與卑劣、美麗與醜陋的真相是-電影機嘰嘰嘎嘎地轉動膠卷,每秒鐘播放著24格畫面,而一切盡在其中。
  身心症或許可以用潘同菋醫師所說的,是「虛幻的病」(潘同菋,2009),在面對不同的壓力、環境刺激,會「隨類各應」、會突變、會偽裝變形。隆波通大師曾說過一個「餵貓法」,他說:「人的覺性像是貓,妄念像是老鼠。」貓驅趕老鼠是很自然的事。可是事實剛好相反,我們的妄念總是淹沒了覺性。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驅趕老鼠,而是把貓養大(隆波通,2009),所以與其琢磨在身心症的發生原因,無寧汲汲在身心平衡的具體做法。身心平衡會增長我們的覺性,以致於昇華到身心靈整合的圓滿生命。
  楞嚴經云:「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身心平衡的具體實踐方法有很多,猶如身心學所提出的身心動作教育是「回到身體、瞭解自己」,「身體」是最貼近自己、也是自己也最能夠掌握的一個出發點,更是蓄備一切的「原點」,只要我們願意,行動就能具體落實。故身心平衡是個動詞,倘若當它是個名詞,一切還是枉然!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印會河、張伯納(1997)。中醫基礎理論。台北市:知音出版。
呂應鐘(2010)。論建構新世紀-身心靈全然健康-醫療正道。中華國際自然醫學學會學術會議。
李臺芳(譯)(2009)。身體密碼。台北市:采竹文化。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超越自我之道。台北市:心靈工坊。
邱 溫(譯)(2009)。身心合一探索肢體心靈的奧妙互動。台北市:生命潛能。
唐 雲(2004)。走近中醫-對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討。台北市:積木文化。P23
張春興(2003)。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畢冰賓(譯)(1992)。靈與肉的剖白:D.H.勞倫斯論文藝。台北市:商鼎。
陳信宏(譯)(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市:究竟。(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栗山茂久)
陳建安(2010)。體知身體美學-應用身心學理念融入藝用解剖學教學的行動研究。台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美琴(2007)。從全人觀點來看心理治療。輔仁學派建構身心靈整合組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活動報告。輔仁大學。
劉美珠、林大豐(2005)。身心學的意涵與發展之研究。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  1-28。台北市:師大書苑。
廣陽譯學社(譯)(1992)。Techanique of Living 生活的修持。台北市:慧炬出版社。
鄭柏壎等(編譯)(1990)。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隆波通(2009)。正念動中禪的原理與方法。台北市: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潘同菋(2009)。虛幻的病。美國矽谷:EMAS CENTER電子經絡治療中心。

網站部分

鄔昆如(2001)。西洋中世教父時代的身心靈三分意含。華梵大學第五次儒佛通會。擷取日期:201256日。取自:http://www.hfu.edu.tw/~lbc/BC/5TH/BC0521.HTM
王盈彬(2005)。影響醫學狀況(medical condition)的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無所不在的身心症。生達藥刊第82。擷取日期:2012515日。取自http://www.standard.com.tw/life_new/life/book/book_detail.asp?perClass=2&perPK=16&artPK=84
何一成(2010)。醫學名詞解釋--心身症 (Psychosomatic disorder)擷取日期:2012516日。取自http://www.shutien.org.tw/dr_doc_detail.aspx?bookid=1303)

2012年4月21日

自然的產物與精神的創造

在後現代主義之後,即興、偶發等等觀念,不斷的被擴大,繼而運用在各個創作、肢體、甚至療癒領域之中。而肢體動作教育對於即興 、偶發的推崇,不管是懂或不懂,理解或不理解,或只是附和著說,傾聽身體的感覺,似乎有些盲目與盲從,這些是我們真實的實踐體會,還是我們自我想像、自我陶醉、一廂情願的的感覺呢?

在今天教學的課程結束前,我試著讓學員透過原地跑步去踩湧泉,讓身體動起來,再透過太極導引的旋踝轉胯,讓全身的氣血翻騰,之後再讓他們慢慢的靜下來,讓動作就跟著身體氣血的湧動而動,很自然的,我們的身體就很自由的游動;接著,我將動作導入太極導引的正式旋腕轉臂當中,最後收功。

我問學員,你們知道為甚麼我這麼帶嗎?你們知道一幅兒童隨意的創作塗鴉與藝術大師的抽象繪畫,看上去似乎相同,但其中有什麼差異嗎?
我引用了馮友蘭先生的話來回答:兒童隨意的創作塗鴉是"自然的產物",大師的抽象繪畫是"精神的創造",因此我認為即興、偶發的動作是自然的產物,千錘百鍊的養生動作是精神的創造。
其中的差異在哪裡呢?我從練習書法當中得到啟發。
從前,在教書法的時候,我會要求孩子只要拿好手中的筆,像畫素描般的練習線條,控制好線條,就能把自練好,但是結果不然,連我自己這麼做都練不好。跳過永字八法與臨帖,字是無法練好的,而永字八法與臨帖的目的,就在線條控制。字與線條是有差距的,線條是隨興、偶發、恣意而為;字是精準的控制與意念的傳達,其意涵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因此,今天教學的動作,我想讓學員先體會身體自然的律動是自然的產物,但是自然的律動並不一定符合養生的身體使用,太極或者是養生功法的動作是有其身體整體運用的依據,兩者都不可偏廢,但最終則是隨心所欲,而隨心所欲的同意詞叫做精準的控制。精準的控制是"知至至之,知終終之"的達成,是"發而皆中節"的恰如其分。

因此,肢體動作教育的教學者,對即興、偶發等等觀念,應小心使用,期勿誤導。

2012年4月3日

身體的喚醒

上星期五養生導引在光舞開課,第一堂談的是-身體的喚醒。
關於喚醒,我引用了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中對中陰身所下的定義-一個情境消滅升起到另一個情境升起-來闡述:
所謂喚醒,就是另一個身體的情境升起。
我們是不是想過,我們是怎麼醒過來的?我們從什麼地方開始清醒...?
與大家一起思想... 

2012年1月10日

身心學的身體探討

<全文下載>
身心學是如何探討身體的呢?答案是:回到「身體」的原點,清清楚楚的動作意圖、了了分明的身體感知。透過身體動作,來開發覺察,認識自我,進而重新檢查身體的結構、功能及體會身體當下經驗、感官知覺和意識活動的教育過程。它著重在姿勢、動作、情緒、想法和自我概念的相互關係。這正是身心學者劉美珠教授提出「體知」一詞,作為身心學理念學習的關鍵-「用身體來學習」,而非完全「用頭腦來學習」(卓子文,2001)的原因。
本文將從身體構圖的概念、導引基礎動作原理與觸指壓診三方面來說明身心學的身體探討。

一、身體的空間-身體構圖(body mapping)的概念
在人類五種感官能力之外,擁有第六種感官能力-動覺(Kinesthesia)。不論在哪一種的動作狀態或動作質地中,動覺都可以清楚地提供自我身體的尺寸大小、空間關係位置等相關訊息(劉美珠、林大豐,2005)。動覺是對身體各部位的位置和運動狀況的感覺。William Conable 教授特別將動覺,列入身體構圖的概念之中,讓我們對自己身體的運動和位置狀態有所覺察。
動覺感受器分佈在人體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中,如肌梭、腱梭、關節小體等。當關節伸屈或肌肉弛縮時,就會刺激這些感受器,產生神經衝動,沿脊髓上行傳導,到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而產生動覺。通過動覺,能使人感知到自己身體的空間位置、姿勢和身體各部分的運動情況。
在每個人在腦海中,對身體的型態-身體結構的大小、功能、位置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因而會建構出對自己身體的認知概念、建立對身體空間的真實體會,重新找回完整的身形。Babrbara Conable 開宗明義地指出,「身體構圖是一個人在腦海中對自己身體結構意象的呈現。」(劉美珠、林大豐譯,2003:5)William Conable教授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學院的大提琴教授,也是一位亞歷山大技巧老師,其發展身體構圖的目的是藉由有意識地修正與清晰細緻地認知自我身體結構,而能優雅、有效率、和諧而統一地使用身體(劉美珠、林大豐譯,2003)。
身體構圖概念的提出,得力於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亞歷山大技巧是由裴德列克.馬提亞斯.亞歷山大(F.Matthias Alexander)所創立。如同劉美珠、林大豐(2005)的觀察:「身心學的興起,基本上源自於個人為了解決自己身體上的一些問題,或是對身體現象的好奇,進而對自我身體的重新探索,隨著不斷體驗的過程和經驗的累積,逐漸形成許多不同派別的身體療法和技巧。」他原本是一名莎翁歌劇演員,因為嗓音出了問題,後來逐漸演變成嚴重的喉頭炎,被迫放棄表演生涯。其尋求傳統醫療,但終究無法獲得到改善,轉而從觀察自己身體來尋求答案,經過長時間不斷地觀察,終於找出問題的癥結在於長期身體姿勢運用不當,導致神經、肌肉壓迫而無法發聲,於是他自行探索治療方法,因而開發出「亞歷山大技巧」(彭建翔、黃詩雲,2007)。
他發現身體使用方式與用什麼方式從事各活動的「選擇」,大大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他稱這種選擇為「使用身心的模式」;接著,他發現「頭、頸以及軀幹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關係,是主宰人類動作品質的主要因素,並將這特別的關係稱作「身體的基礎控制」;繼而在他努力不斷的實踐中,他得到一個令人心慌的發現-人主觀的感覺是不可靠的,他發展出「抑制習慣反應模式」與「理性意識引導原則」,致力於思考及實踐正確的步驟與方式,採用正確的方法。終於克服了直覺和習慣,成功地探索自己身體的經歷,亦成就了「亞歷山大技巧」的學習方法與理論體系(彭建翔、黃詩雲,2007)。
William Conable身體構圖概念延用了亞歷山大技巧的「身體的基礎控制」,提出「寰枕關節一動,全身將隨之而動」觀點 ,逐次從頭與頸、脊椎、軀幹、雙腳、腦部與動作,再提出身體構圖,點出動覺的覺察模式,繼之雙臂、雙手、樂器的支持、呼吸,再回到頭部,再回到主控要制區(劉美珠、林大豐譯,2003)。
身體構圖概念是針對動作的研究,是一段經驗和認知的歷程,讓我們了解如何透過身體以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向內自我體悟、了解和動作探索,提供非常好的媒介和基礎(邱溫,1999;劉美珠、林大豐譯,2003)。

二、導引基礎動作原理
導引基礎動作原理包含兩部份,其ㄧ是人體的本能動作原理,是以關節的六個自由活動度作為動作練習的基礎;其二是導引術基本動作原理,這是爲更深入地體會身體而設計。

(一)人體的本能動作原理
主要以關節的六個自由活動度─屈與伸、外展與內收、旋前與旋後─作為動作練習的基礎,依身體之踝、膝、胯、腰椎、胸椎、頸椎、肩、肘、腕九個部份分別探討,這些動作可以不學而會,無須特別學習,可直接體會。
(二) 導引術基本動作原理
歷來,養生的功法甚多,淵源最早的要算是「導引術」。「導引術」是中國古老的養生功法,可溯源於上古的舞蹈動作。「導引」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養生方法,「導」指的是導氣,意即呼吸,「引」指的是引體,意即肢體動作。「導引」簡單的說就是配合呼吸以調息、肢體運動以調身、守意攝念以調心的身心運動(張良維,2000;維基百科,2009;熊衛,1997)。基本功法原理介紹如下:
導引術基本動作主要是以張良維先生所著「太極導引-新身體空間」一書中之基本功法為藍本,呼應張良維先生所倡導之「功法動作原理化」的觀念,將「太極導引」基本功法的肢體元素-陳式太極的「纏絲」(螺旋)、楊式太極的「抽絲」(延伸)與郝式太極的「開闔」三個肢體觀念,以身心學體知身體理念來闡釋,用於身體構圖的概念,探討身體使用之原理原則與身體覺察的應用方式。以下就纏絲、抽絲、開闔與調身、調息、調心做基礎的定義與歸納。
1.纏絲(螺旋)
運動生理的定義:肌肉運動作用在骨骼、關節產生的現象。最早談到「纏絲」這詞的應是陳鑫:「太極拳,纏法也。纏法如螺絲形運於肌膚之上…。」《太極拳發蒙纏絲勁論》。後人亦多有體會、發揮,而其轉換成現代的語言,即是-螺旋。而當我們從身體的動作來觀察時,我們不難發現,螺旋是動物活動的本能,是所有動作的基礎元素,其肇始的原因從生理的角度可歸納為兩點,其ㄧ、與肌肉的起(origins)、止( insertion)點有關:肌肉猶如藤蔓纏繞在骨骼上,從大體解剖學上觀察,所有主要運動肌肉的起點與止點並非以直線連結,而是為因應起、止點的位置,肌肉會沿著骨骼做不同程度的繞旋。其二、與關節面的吻合有關:所有的關節可活動的關節面,都是有弧度的,這些弧度的凹凸組合,形成了關節在活動中的軌跡,亦是螺旋動作的成因。
2.抽絲(延伸)
運動生理的定義:肌肉運動形成的力線運用(流動flow)。「抽絲」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即是-延伸。延伸的概念是建立在螺旋的基礎動做之上,也就是說每一個延伸的動作都包含了螺旋的元素,因此習慣上有人會將其結合稱為螺旋延伸。而針對延伸所闡釋的定義是:在身體上的兩點,產生的最大距離。這個兩點可以是關節到關節、肌肉的起點到止點,或者是手到腳、身體到手等等。延伸的運動會形成的身體力線的湧動,並且,身體力線的運用可由一點到一點、一點到兩點、一點到多點、多點到一點…等,形成綿延不絕的動態。
3.開闔
運動生理的定義:配合呼吸作用使筋膜舒張與收縮的運動。開闔的定義是:身體力線網狀多面向的延伸,配合呼吸作用,使運動的力線轉移到肌筋膜結締組織的牽引作用,促使筋膜舒張與收縮的運用。肌筋膜的力線運用可使身體的動作千變萬化,是肢體動作運用的極至。
4.調身、調息、調心
每個動作基本上都可分為三個部分,即調身、調息、調心。將身體構圖的概念融入調身、調息、調心這三個部份,以使身心學的精神,可以貫串到導引動作探索當中。調身即是關注身體的結構變化如:肢體的動作、姿勢、運動的部位、身體的重心、力線、使用順序等;調息即配合肢體運動目的呼吸;調心即是意念,更明確的來說,就是全神貫注在動作狀態中的情境。

三、指壓觸診
身心學強調接觸(touch)的力量,並體會到觸摸對人類的重要,也體會到手的接觸和引導對身體覺察的開發有很好的功效(劉美珠、林大豐譯,2005),通過手的觸摸運動更可以正確地知覺物體的大小、形狀和彈性與位置,故以指壓融入藝用解剖學之課程,其設計主要是訓練學習者的觸覺,開發靈敏觸感做為探索身體的工具,配合「觸診」探討身體體表標誌的定位以及感受皮膚底下的肌肉、骨骼變化。
手指的指腹是人體神經分部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尤其是拇指,感覺極為靈敏。指壓觸診基本上屬於一種本能動作,應用上又可分為掌壓與(手)指壓,只要稍加訓練,靜下心,即可抓到按壓的訣竅。

參考文獻:
卓子文(2001)。再訪身心。中華體育。六月。
劉美珠、林大豐(2005)。身心學的意涵與發展之研究。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  1-28。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美珠、林大豐(譯)(2003)。音樂家的肢體開發。桃園市:原笙國際。
彭建翔、黃詩雲(譯)(2007)。Body Learning:達文西的身體智慧。桃園市:原笙。(Michael Gelb, 2005)
邱溫(譯)(199)。肢體療法百科: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臺北市:生命潛能。(Ken Dychtwald, 1986)
熊衛(1997)。太極導引。臺北市:社會大學。
張良維(2000)。太極導引-新身體空間。臺北市:時報出版。